听说VR/AR不赚钱把你吓跑了?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观点是:

  VR/AR不赚钱,还是别做了。

  诚然,想想一个设备出货量不足手机1%的行业(Gartner2017年Q1报告全球智能手机对终端用户销量(以下简称智能手机销量)总计3.8亿部,IDC公布的2017年Q1VR头显总销售量为224.1万台),移动端很多的玩法在VR设备端是走不通的,巨头们的主要精力和资源也都放在移动端(2017年Q1手机销量较2016年第一季度仍增长9.1%)。

  可以说,现阶段的VR从业者处于行业尴尬期,老实讲,变现能力确实不足。在盈利这一点上,国内外开发者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外比国内强点,一是有Oculus、steam这些大腿,二是有个别团队人家技术就是牛(比如生化7、工作模拟啦之类的),赚不了大钱也是能养活自己的。

  那么国内开发者现在属于什么情况?根据小陈个人朋友圈的统计——除了个别在国内外发行成绩好,地处非一线城市成本低的团队能实现自负盈亏。其他99%的国内团队无非两条路:烧融资款or上边有人。不点名不道姓地举几个栗子:

  你看人家VR看房业务做得蒸蒸日上,是因为它有接地气的各省市销售团队以及地产集团背景;

  你看人家VR教育业务订单哗哗地,老抛头露面参加会议,是因为它背后有上市教育集团撑腰;

  那么,我没有背景是不是就可以歇菜了,离开这个行业了?不是,没有背景你能找人,钱烧完了还可以融下一轮,可怕的是你没有核心技术。国内有多少家把vive套个壳就敢加价卖的厂商,有多少家用粗制滥造的素材做个demo就敢上steam的厂商,有多少家把其他人解决方案换个logo,做个PPT就敢出来拿融资的厂商。小陈希望这些厂商离行业有多远走多远,因为做没有技术含量的事一是很苦,二是早晚要死,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在不能赚钱的尴尬期中,VR厂商存在的意义会有几种,小陈总结如下:

  ①、战略目的

  战略上养个团队,但团队又没有产生实际收益。以某BAT大厂为例,号称每年预算一个亿,部门人数上百,但是研发已两年却还没有见过实际产品,研发方向也是不断调整。为什么大厂敢养这么大的团队,是因为傻吗?当然不是,在集团领导看来,这点钱等于投石问路,外一哪天3亿5亿美刀收个国外团队,有个自己团队参谋参谋,这个咨询价值就足以覆盖成本了。

  ②、运营目的

  引入VR/AR技术为超级APP做拉新拉留存活动,这点应该说某宝玩得最6,从早期找杨洋热巴拍全景片,到后来的AR红包,相信技术成本也就是一个小公司,但是给予海量用户的美好印象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的。

  ③、布局目的

  还有一种是布局跟风为主的,心态是“别人有,我就也得有”,从领导层面来说,自家VR团队存在的意义在于:当别人茶余饭后聊起VR/AR,你不至于因为没有而丢人。

  最后,小陈想说的是,如果还有人很不礼貌地上来就问你公司赚钱不赚钱,你可以光明正大地怼回去:

  造航母不赚钱就不造了吗!

  养军队没收入就不养了吗!

  你就知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