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罗永浩退网创业”这件事,AR领域专家是这么评价的…

  尽管在直播带货里收获颇丰,但它不是罗永浩最想做的事。

  “今天晚上心情非常好,新公司要开工了,目前名字还没定,定了再告诉大家。”6月13日晚8点18分,罗永浩现身交个朋友直播间。

  据了解,这是罗永浩宣布即将再创业后,首次在公开场合现身。当日下午,他本人通过微博宣布,将再次开启创业,项目是投身AR领域。

  事实上,近几个月内“罗老师”已经极少在直播间露面,甚至每个月仅出场两次。6月13日,罗永浩在微博表示,已淡出“交个朋友”管理层,未来将全身心投入到科技领域创业中,自己几天前也把个人抖音号“罗永浩”更名为“交个朋友直播间”。截止至今天,其已将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头条号等社交媒体全部更名为“交个朋友直播间”。

  在最新的公开采访里,罗永浩也坦诚回应,目前已发生的直接债务还剩不到1个亿,但为了尽快启动自己公司,所以跟“交个朋友”签下长约,自己将原本计划半年内完成的工作分摊到未来几年里完成,而“交个朋友”也会帮其按月完成剩余债务。

  如此看来,重返科技圈做一番事业,才是他最大的心愿。而直播带货,只是为了还债。

  事实上,罗永浩重返科技圈早有预兆。6月3日,其低调注册了一个名为“产品经理罗永浩”的微博ID,认证为“产品经理/产品设计”。50岁的他公开表示:“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创业,会把所有的一切都搭进去。”

  对于这件事,业内外人士众说纷纭,有人看好、有人看衰。今天,我们也特别邀请了耐德佳首席运营官焦亚超,以及XR科技领域知名博主、曾担任AR科技公司技术总裁的子羽歌两位嘉宾,并对罗永浩重新创业索要面对的具体问题作出专业性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AR领域、更直观地预测“罗老师”的未来。

  1.焦亚超

  “首先从行业角度来分析,我认为这是件特别好的事情。

  我对于罗老师参加参与到这个行业当中来,还是感觉挺荣幸的,至少说明这个方向是对的。另外无论从罗老师亲口表示,还是新闻途径,我们都知道他不会放弃软件层面,也就是未来AR系统的开发,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从历史上来看,VR设备刚出来的时候,它的设备体验并不是很好,但这个行业抓住了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在于内容方面,互动游戏方面这种软的东西去让大家找到了关注点,进而去购买硬件设备。

  所以从软件来说,它对于硬件的销量是一个特别好的反向促进作用。而罗老师这次进来,我非常希望他能开发一些比较有用实用或者爆款价值的内容,或者操作系统。这对于他自己的设备,还有后续跟进者的竞品而言都是好事。在过去,锤子手机的OS曾经让很多人惊艳,我相信他所领导的团队也有能力开发出更加完美的AR系统,并带领AR硬件再往前走一步。

  其实曾有国外专业预测机构:AR的硬件的销量理论上应该是超过VR的。没错,VR眼镜就好比是PC电脑,它需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去使用,而AR眼镜由于它戴起来会像一个眼镜,就能够让我们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以它会更像是一台手机。虽然目前来看,AR眼镜还需要5年左右的发展才能成熟起来,但这一点罗老师也亲口承认过,对此他心知肚明,而且满怀信心。

  目前在专业领域中,如果在VR和AR的销量上来看,大家认为还是AR更有前景,它的天花板更高、市场容量更大,只是目前还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所以AR硬件和AR开发公司总体来说是逐年减少的,甚至连科研和资本的关注也在逐渐变少。而罗老师这次入局,虽然成败与否无法预测,但我本人希望这件事能给行业带来更高的资本关注度。

  接下来,我想从罗老师个人角度来分析一下。

  我个人认为,罗老师本次的选择方向证明他通过前几次失败找到了一个“不”,就是不进入那些些竞争激烈的行业,进而与巨头们硬钢。比方说手机行业,小米强在软件系统和产业链控制、华为借助各种软硬实力从一开始就定位高端,更不用说苹果和三星这种行业领导者。作为一个新人,罗老师入局这个行业是很难的,虽然他有情怀,但不能当饭吃。

  具体来说,罗老师本次依旧选择了硬件+软件作为创业方向,我觉得这是个聪明的决策。虽然目前无法确定他在软件生态上的计划是什么,但我认为他已经吸取了之前的所有失败与成功经验,选择了正确的时机入场。”

  2.子羽歌

  “这个话题我此前在知乎上有过作答,当时大家都在讨论罗老师加入AR的话题,而我其实早有耳闻。早在罗老师官宣之前,就有一些光学和智能眼镜公司的朋友发了朋友圈,内容就是罗老师前往参观和体验技术与产品。

  对于这件事,我刚开始是很吃惊的。作为业内人士,我比较了解当前的产业情况。而罗老师的进场肯定会带来流量和曝光度,同时还有追随而来的用户,当这两个因素具备时,资本也就来了。届时,大家都会对这个事情关注起来,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但如果换位思考一下,我认为当前进入AR眼镜行业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就像罗老师自己说的那样,他想打造新一代的计算平台,那不管是从整个硬件的构成来说,还是说从整个内容的交互形式,还是从应用的生态来说,它都是全新的一个开始。

  在我看来,罗老师对于产品的理解非常深刻,尤其对于产品设计、用户的痛点痒点这些东西是非常了解的,但是从一些底层的技术来说,他可能并不是一个技术范儿的老师,他在这个方面遇到挑战就非常多。

  而且从市场层面上讲,目前VR已经开始打造成熟的C端市场,而AR目前还是主要面向B端。在此基础上,罗老师的产品是否能吸引足够的消费者关注?全靠他个人的知名度和5年之后才能亮相的产品,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带动C端市场?这是个很大的未知数。

  如果大家仔细看过罗老师本次的发言,那一定会留意他所提到的B和C两个备选计划。对于硬件,目前我们没有任何线索和已知案例来判断,所以我想重点讨论一下B计划,也就是硬件产品失败后转向纯粹的系统开发商这一点。

  首先,市场上现状就是目前绝大部分的头部公司,不管是AR还是VR方向,都是自己去封装一套系统,目前来说是以基于安卓系统的二次封装为主。如果罗老师未来主攻操作系统,那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操作系统研发出来之后,怎么说服厂商去使用它?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个系统的掌握权意味着它有很多的利益在里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苹果商店和安卓商店的抽成问题。另外,国内其实已经有公司涉足这个领域,我记得它叫宏宇科技,目前已经完成A+轮融资,大概拿到了接近一个亿的资金,这对于罗老师而言又是一个必须面临的对手和前辈。当然,对于市面上的大众品牌来说,它们可能只想单纯地卖卖硬件,这可能就是罗老师做操作系统的机会点。

  另外,由于OpenXR的出现,同一款系统或者APP在不同AR产品之间的兼容和适配就变得容易很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做操作系统的机会已经比从前多了不少。不过,这一点还需要国内的很多厂商也意识到这一点,就是积极的参加到OpenXR这个标准里,这样软硬件的结合才会更加顺畅和快速,像罗老师这样的新晋厂商才会赢得更多机会。

  最后我想说的是,罗老师本次官宣主要目的还是宣布自己的方向,基于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让外界关注甚至投资,然后基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判断,等到时机来的时候,大家一起做一番大事出来。至于那些非常具体的信息,我觉得日后还是会有变数。”

  3.我们的观点

  在我们看来,AR眼镜无论技术还是市场发育,都远未到成熟的时候。目前,国内正在涉足该领域的厂商有华为、小米、OPPO和vivo等名企,但垂直领域的AR眼镜厂商少之又少,这其中要数Nreal、Rokid、影创等公司的知名度最高。

  从开发角度说,目前全球范围内的AR创业公司规模都是一两百人,这其中有成本的考量,也有面临失败时方便转型的意味。毕竟,AR软硬件的工程量远超常人想象,至少也要几百到上千人的团队,外加三五年以上的开发时间,才能做出成熟的消费级产品。

  关于产品细节,罗永浩即便在最新的采访里也坚决不提,“现在不会聊太多产品细节,一是很多具体想法现在不能公开,二是手机业务的失败并不是输在产品上。”

  如果我们回头来看罗永浩出名后的20多年里,这位中国第一代网红在离职后经历了多次创业失败:创建博客网站、开办外语学校,打造智能手机、研发电子烟、甚至涉足腾讯统治下的社交APP。直到巨债缠身后,他突然一头扎进直播带货的红海,凭借过人的说服力和公信力成功破圈,上演了一出可歌可泣的“真还传”。

  对于这位牛人,常人难以望其项背,但作为XR行业媒体,我们认为罗老师或许低谷了AR创业的难度。要知道,包括谷歌、微软甚至苹果在内的巨头已在该领域积累超过10年,期间还有数款产品正式问世,有成也有败。另外,上述几家厂商背后虽有无人能比的生态支撑,目前也只有微软在B端小有斩获,其后续产品还因为各种内外因素被外界看衰。而这几家大厂的优势,可谓是全方位、碾压性的。

  当然,我们也并非彻底看衰罗老师。毕竟,如果当下的AR技术和应用场景、市场培养已经成型,那罗老师只会重蹈手机行业的覆辙。而选择在赛道初期入场,他反而可以将手机创业的经验教训进行变现。至于最后能否成功,就需要时间来考验了。

  当年,罗永浩在那本书名惊世骇俗的自传——《我的奋斗》里写道:“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当你试图放弃一件你知道是正确的事情时,希望你能再看看这句话。”

  今天,虽然外界依旧议论纷纷,但“罗老师”却已不再理会,转身离去。就像他在最后一次公开采访中说的那样:“我放下明明可以很赚钱的公司回来做科技行业,肯定还是想尽量选一个最大的赛道,做些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