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寨能力!被外媒嘲讽的低端VR国人为何如此热捧

  都说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加工,改良、模仿能力超强,特别是模(shan)仿(zhai)能力。

  这点在VR圈内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近日外媒Venture Beat发布的一篇报道。统计得出,中国市场目前100多款VR头戴显示器设备中,绝大部分都属于低端产品。

  何谓低端产品,通俗一点说就是玩具。而我们这100多款不同品牌的VR产品,有相当一部分的销量都来自于电商平台。便宜的十几二十块,贵的一两百、两三百。此前《好奇心日报》统计,淘宝上,月销量最高的那家一个月可以卖出6万多件“VR”产品。如果没刷单的话,一款单价68元的VR一个月能创造400多万的收入。

  我们来看看国外知名的三大VR设备售价:

  论山寨能力!被外媒嘲讽的低端VR国人为何如此热捧这价格一对比,真是相去甚远。

  不过既然有货品、有市场,那价格自然有贵贱,用户自然有取舍。同样一种东西,能够让消费者舍贵取贱,必然是因为“贱”的那款价廉物美。

  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价是廉了,物却未必美。

  目前市面上那些所谓便宜的VR眼镜,说白了无非是几片凸透镜加上一个镜框。大致相当于一个轻包装版的Google Cardboard。

  不过这些东西与“山寨”比起来,多少还是有点区别的。真正的山寨VR,有一部分只能说是一个头戴式的立体视频播放器。估摸着可以跟3D电影眼镜作类比。

  还有一部分,则是直接盗用Oculus、HTC Vive等高端VR设备的SDK,然后自行做一些修调。

  但是这种“伪高端”设备的体验……

  就散热来说,运行十几分钟就可以当暖手宝了你信吗?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完全没有资格被称为是“VR设备”的东西,为什么销量还会如此可观?大概有下面几个原因:

  “反正便宜,花不了几个钱,买来当玩具也不算亏。”

  “这就是广告上说的VR眼镜啊,感觉好高端,买来用用看。”

  人类对更真实的视听感受有着永无止境的需求。这种需求的下一代会不会是VR,我们尚未得知,但目前看来VR是可能性最大的,其他更科幻的产品尚在实验室里。

  而VR的现状还承载不起这个重任,特别是在缺乏内容、技术短时间内不会有飞跃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影视会成为一波炒作的噱头,游戏则有希望能成为一个新热潮,但VR游戏会不会和Kinect一样昙花一现,就看各位软硬界厂商的造化了。

  另外就是,虽然现在国外很多高端品牌的产品都已经投放上市,但是首先它们的价格就非常不亲民。

  这些东西也没有试用一说。“买来万一不好用、不好玩、没用怎么办?”

  同时还有一些政策原因在里头,使得这些国外大公司不能直接将旗下的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至少也需要通过代理商才能进行销售……

  从而使得这些高端VR产品在国内的销售能力被大大地遏制住。此消彼长之下,低端、山寨产品自然愈发泛滥。

  山寨厂商通过出卖价格低廉的VR设备,给消费者提供所谓高质的沉浸式体验。

  看起来是你情我愿的交易行为。

  但是如果山寨产品长期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样占据用户体验的半壁江山,那在逐渐降低用户对VR期待值的同时,也同时在破坏着整个VR市场的发展氛围。

  我们讲道理,这种情况是不是像极了杀鸡取卵啊。

  本来,让一只鸡安安静静地正常吃谷下蛋,虽然下蛋未必有那么多,但是我们知道只要不出问题就可以一直有蛋吃。

  现在有那么一帮人,没有耐心等下蛋,硬是把老母鸡宰了,从里面掏出几颗血淋淋的鸡蛋……

  呃,这例子听起来好像有点恶心。

  事实上,不管是现在还是在短时间的未来里,VR市场都将会是一片算是比较混乱的区域。而VR山寨成风会给国内的VR行业造成不良的影响:

  体现在市场上

  虽然山寨的设备在销售上不错,但对于一个仍在打基础,技术还不成熟的国内VR行业而言,使本来就已经非常弱小和脆弱的VR市场,刚刚学会走路就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而且这些粗制滥造的VR盒子无论是体验效果还是品质都是令人无法忍受。如果消费者最先接触到的是这种体验非常差的VR产品,从而消费者就会因此对VR产品产生不好的印象,就好比白纸上被先泼上墨,这对于国内未来的VR行业的发展而言,将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影响消费者的权益

  由于国内目前大多数VR硬件厂商都是盗用别家公司的技术,类似于复制和粘贴,而且当前大多数制造业者们都抱着“产品廉价化、大量出货”的目标,再加上VR硬件厂商竭力寻找利润空间,选择更低廉的外壳材料,从而在质量上就无法保证消费者的权益。Oculus或者Gear vr的SDK和他们的硬件是相配套的,光学方案、散热系统 、交互等待都是互相匹配调试好的,山寨就如同让消费者脚上穿了不合适的鞋子一样,体验当然很糟糕。

  涉及到法律相关的问题

  当前,山寨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了当前主流品牌VR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凭借低成本、低价格在VR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虽然社会对山寨给予了很大的宽容,但是山寨VR产品终究无法逃避法律层面的问题,在山寨VR产品的现象中,类似于品牌产品的商标侵权、设计侵权等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最为所诟病的话题,如果任由这些违反了基本经济规范的VR产品继续留存于市场,不仅会破坏国内的VR市场秩序,更有可能导致设计水平的停滞不前。

  除了山寨盗用之外,“延迟和视野的参数特别容易被虚标,这个很难打假和证明,所以很多企业就自己随便说。另外为了融资,这个圈子的创业者还喜欢,瞎造概念,例如把AR说成全息vr、甚至展馆方案、展厅水幕都摇身变成了VR概念”。

  虽然虽然硬件容易被山寨,但芯片、屏幕延迟度和交互slam技术等是山寨厂商难以解决的技术瓶颈,而在未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型,这些山寨厂商要么转型要么早晚会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