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o 4 参数配置曝光 五大新技术值得关注

  7 月底至今,关于 Pico 4 的消息和讨论便一直没停过。先是美国 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文件爆出 Pico 4 产品功能信息,随后海外科技博主 @TonyVT SkarredGhost 又放出了 Pico 4 手柄谍照。

  到了 8 月 10 日,媒体重磅曝出 Pico 4 参数配置表及设计线稿,进一步坐实了 Pico 4 发布日期的临近。一时间,业内关于 Pico 4 的各路消息甚嚣尘上,不少观点认为 Pico 4 极有可能将在年内正式发布。

  在曝光的对⽐参数配置表中,可以看到 Pico 4 有大量围绕用户痛点进行的功能创新,并且很多都是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所未涉足的领域,如 Pancake 光学⽅案、彩⾊透视(See-Through)、瞳距⽆级调节、⽀持裸⼿识别+⾯部识 别+眼球追踪等。

  新技术路线:Pancake 光学⽅案

  首先说说 Pico 4 采用的“Pancake 光学⽅案”,其中文释义为“超短焦光学折叠光路”,顾名思义,相比于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显示屏+菲涅尔透镜的方案,在获得同等光面积的情况下,Pancake 光学⽅案的路线会比前者更短,从而能实现降低 VR 头显厚度,减小 VR 头显体积、重量的效果。

菲涅尔透镜与 Pancake 成像原理对比菲涅尔透镜与 Pancake 成像原理对比

  一般而言,相对于传统的菲涅尔透镜光学,Pancake 可以将光学部分体积缩小三分之二,在用户们对 VR 头显“更轻、更小,更便捷”的设计诉求下,Pancake 光学⽅案无疑是未来 VR 头显的标准答案。当然,由于目前市面上采用 Pancake 光学⽅案的厂商并不多,决定了其成本会有所上升,这预示着 Pico 4 大概率将定位于中高端市场。

  颠覆性创新:彩⾊透视(See-Through)

  Pancake 光学⽅案虽好,但属于行业技术迭代共识,目前不少厂商都在进行相关探索,并非 Pico 一家独有。相对而言,Pico 4 搭载的的彩⾊透视(See-Through)功能意义更加重大一些,它可能是全球范围内彩⾊透视技术在消费级 VR ⼀体机上的首次应用和量产。

色彩透视技术呈现的画面色彩透视技术呈现的画面

  所谓的 See-Through,是指在佩戴 VR 一体机头显时,利用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查看头显外部实时环境情况的功能,通常也称为“透视功能”。它的作用是用户在不摘除头显的同时,既能更好地确定自己在头显边界中的位置,又能感知外部环境,让持续佩戴 VR 头显成为可能。

  问题在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 VR 头显虽然具备基础透视功能,但限于技术手段,看到的外部环境只有黑白两色,而要达到“彩色透视”效果,不仅要替换成 RGB Camera(彩色相机),还要搭建和优化一整套的系统架构。

  由于彩⾊透视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因此大多厂商将其寄希望于下一代产品,比如扎克伯格在最新财报会议上提到,全彩透视技术(full-color passthrough)将是 Oculus 下一代产品 Project Cambria 最大特点之一;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苹果专利也显示,苹果的 MR 头显很有可能采用的也是全彩透视技术。

  但这两家巨头的的下一代头显何时发布,能否克服技术难题,仍是未知之数。Pico 4 若能年内率先发布,无论在技术领先方面,还是在抢占市场方面,都能先声夺人。

  舒适性革命:瞳距⽆级调节

  Pancake 光学⽅案和彩⾊透视(See-Through)从行业趋势出发,解决的分别是 VR 头显便携性和可用性痛点,而瞳距⽆级调节则是将 VR 头显的佩戴舒适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众所周知,不同年龄、性别的用户瞳距均有所差别,比如成年男性瞳距一般在 60mm-73mm 之间,而成年女性瞳距则在 53mm-68mm 之间。

  由于 VR 头显的成像原理是将内屏分屏显示,然后通过镜片实现叠加成像。如此一来,若用户瞳距与头显设备不匹配,就会导致用户瞳孔中心、透镜中心和屏幕不在一条直线上,进而使得成效效果模糊、变形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佩戴 VR 头显时容易眩晕的主要原因。

  虽然目前主流的 VR 头显如 Oculus quest 2 能提供多个档位瞳距调节(58mm,63mm,68mm),但对于日渐增长的用户群体来说,远不能覆盖全部用户的需求。Pico 4 的瞳距⽆级调节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当然,代价同样是成本会有所上升。

  中高端并举:Pico 4 & Pico 4 Pro

  至于“裸⼿识别+⾯部识别+眼球追踪”,从曝光的参数图来看,“⾯部识别”和“眼球追踪”只存在于 Pro 版本,“裸手识别”则普通版本和 Pro 版本都支持。这与 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文件披露的信息完全一致,即 Pico 将发布 Pico 4 和 Pico 4 Pro 两个版本。

  相比于时时攥着手柄进行操作,“裸手识别”对 VR 用户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因此,早在 2019 年 Meta 便将裸手交互引入 Oculus Quest VR 头显,用户可以直接在虚拟世界中看到自己的双手,并进行简单的交互操作,但此后“裸手识别”在精确度和卡顿方面至今没有突破。而 Pico 上代产品 Pico Neo3 便已经支持 28DoF 的“裸手识别”,这次的 Pico 4 的到来或许能让“裸手识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至于“眼球追踪”和“面部识别”,可能是目前 VR 应用需求最旺盛的两大技术,尤其对 VR 类社交、游戏的沉浸感、互动性提升巨大。比如“眼球追踪”能捕捉人的眼球动作,让虚拟人物在虚拟社交中鲜活起来,达到“眉目传神”的效果;面部识别则能捕捉用户的面部表情变化,让真人的情绪变化“无损”传递到虚拟世界中。

  据新浪 VR 了解,索尼的下一代头显 PS VR 2,Meta 的下一代高端头显 Cambria/Quest Pro,也均会配备“眼球追踪”技术。而目前 Pico 4 已经蓄势待发,有望年内发布,Pico“基于虚拟现实的眼球追踪方法、系统”专利也已经获得专利授权。

  更沉浸更舒适:高分辨率和平衡式设计

  除了以上基于技术突破而实现的功能创新外,Pico 新头显在电池容量、分辨率、PPI、视场角等硬件配置上均有大幅提升。

  其中,Pico 4 电池容量高达 5300mAh,远高于 quest 2 的 3640mAh,保证了用户可以长时间使用头显。

  显示方面,Pico 4 则对 Quest 2 等竞品形成了碾压局面。单眼 2160*2160 的分辨率,高于 Quest 2 的 1832*1920,也高于传闻中索尼 PS VR 2 的 2000*2040;而 1200 的 PPI(单眼每英寸像素数量),则直接与 Quest 2(773)和 PS VR 2(800)拉开了一个数量级。

  相对而言,Pico 4 105°的视场角,虽然高于 Pico 上一代产品,也高于 Quest 2 的 100°,但在其他参数的巨大提升对比下,反而显得没那么突出了,但在同类产品中仍然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最后说说 Pico 4 的外观设计。根据曝出的设计线稿,Pico 4 头盔显然采⽤了区别于 Oculus Quest 2 的前后平衡式设计,该设计符合⼈体⼯程学的佩戴舒适度,前后均衡化双配重,整体配重能够最优化分布于前额与后脑最佳⽀撑区,从而减少设备⻓时间使用对于颈部的压⼒,为用户带来更舒适的佩戴体验。

  总体而言,在今年苹果 MR/VR 和索尼 PS VR 2 跳票,Meta 新头显还无确切上市消息的当下,Pico 4 几乎满足了普通用户的全部幻想:五大创新技术让它值回票价,高续航、高沉浸、高舒适度的硬件配置提供极致性价比。

  有意思的是,在 Pico 4 相关参数曝光前几天,一直以性价比著称的 Quest 2 突然涨价 100 美元,虽然不知道这种先靠补贴抢占市场再提价的行为会不会遭到反垄断监管机构指控,但当前市场环境下 Meta 想要“涨价去库存”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Meta 同时也低估了中国厂商技术革新能力和产品性价比优势,而这将是未来以 Pico 为代表的中国厂商们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