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情感计算:详细解析了AI的发展和应用(可下载)

  获取《人工智能之情感计算》完整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vrsina,后台回复“AI报告及白皮书”,该报告编号为19bg0014。

  40 多年前,诺贝尔奖得主 Herbert Simon 在认知心理学方面强调,解决问题论要结合情感 的影响。情感的识别和表达对于信息的交流和理解是必需的,也是人类最大的心理需求之一。 人类的认知、行为等几乎都要受到情感的驱动,并影响着人际互动以及群体活动。在人与人的 交往中,情感的交流还常被用来完成人的意图的传递。因此,在智能人机交互的研究中,拥有 对情感的识别、分析、理解、表达的能力也应成为智能机器必不可少的一种功能。作为人工智 能创始人之一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arvin Minsky 教授首次提出让计算机具有情感的能力,他 在其专著《The Society of Mind》中强调情感是机器实现智能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20 世纪 90 年代初,耶鲁大学心理学系的 Peter Salovey 教授提出了情感智能的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 究。

  该概念随后被 Daniel J。 Goleman 发展为与智商(IQ)相对的情商(EQ),随着 Goleman 的 赋予计算机情感能力,并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和表达情感的探讨与研究引起了计算机界众多专家 的兴趣,他们在情感研究的理论和实验应用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学术界较早对情感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 Rosalind W。 Picard 教 授。1995 年,Picard 首先提出通过识别人体的情感信号,来创建一种能够感知、识别和理解人 的情感,并且能够做出智能、灵敏和友好反应的计算机系统。1997 年,Picard 出版专著《Affective Computing》,书中给出了情感计算的定义,即情感计算是关于情感、情感产生以及影响情感方 面的计算,并对情感计算的研究做了系统介绍。情感赋予计算机像人一样的观察、理解和生产 各种情感特征的认知能力。在情感表达和识别方面,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广泛应用,机器的识别水平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日本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了“感性工学”的概念,在文部省主导下,日本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了对感性工学的研究。所谓感性工学,就是将感性与工程结合起来的技术,是在感性 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类的感性,把人的感性需要加入到商品设计和制造中去,它是一门 从工程学角度研究能带给人喜悦和满足的商品制造的技术科学。日本在人工智能、心理学、认 知、情报处理等方面都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其中之一是由筑波大学原田昭教授主持的一个超大 型特别研究项目——“感性评价构造模式的构筑”。

  这一计划从 1997 年 7 月启动,为期三年, 集中了约 50 位各国研究人员,包括工业设计、机器人工程、控制工程、资讯工程、信息管理、 认知科学、美学、艺术等众多领域的专家团队,分为感性评价、程序与感性数据库和机器人系 统三组。该计划在全球几个重要的美术馆,设置附有摄影机的机器人;然后让受测者在其他地 2 方,通过网际网络计算机联机,远距离遥控机器人来观赏艺术品;对于受测者操纵机器人的整 个过程,进行纪录并分析整理,以了解观赏者在鉴赏艺术品时,如何建立其感性评价的心理机 制。